长期空气污染与冠状动脉健康的关系
研究显示长期空气污染可导致冠状动脉钙化及相关疾病,且性别存在差异。
- Harrison Ming
- 1 min read
长期空气污染与冠状动脉健康的关系
蒙特利尔,加拿大——根据加拿大的注册数据,长期暴露于空气污染可导致冠状动脉钙化(CAC)水平升高、冠状动脉斑块形成及阻塞性冠心病的发生,且在性别上存在差异。
之前的研究,尤其是来自中国的许多研究,已经确立了空气污染物与心血管健康之间的有害关系,但这些新数据强调了这一关系即使在相对低污染水平的地区也可能存在。
研究的高级作者凯特·汉尼曼(Kate Hanneman),医学博士,公共卫生硕士(多伦多大学,加拿大),在接受TCTMD采访时表示,团队对这一发现并不感到惊讶。她说:“这实际上是我们的假设,即长期暴露与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标记物相关联。这个关联的强度非常有趣,分层分析显示这些与冠状动脉钙化的关联在男性和女性中均显著。”
汉尼曼继续指出,这类分析非常重要,尤其是当我们知道男性和女性在心血管疾病负担和结果上存在细微差异时。“这是我们希望重点关注的,与现有文献相比有增量价值的内容。”
这项研究由费利佩·卡斯蒂略(Felipe Castillo),医学博士(多伦多大学)在2025年心血管计算机断层扫描学会(SCCT)会议上以海报形式展示,涉及2014至2023年间在加拿大全科门诊接受CT检查的11,128名(平均年龄59.1岁;男性占51.7%)疑似冠心病患者的回顾性数据。
研究人员关注的是对10年平均小颗粒物(PM2.5)水平的暴露影响。分析中,PM2.5的年均暴露量为7.5 µg/m³。值得注意的是,CAC的中位数得分为3,45.6%的患者没有斑块,8.2%的患者在CT检查中被识别为阻塞性冠心病(≥ 70%直径狭窄)。
每增加1 µg/m³的PM2.5暴露,CAC得分就会增加10.7%,总斑块负担的风险增加12.5%,而阻塞性冠心病的风险增加22.6%。
在性别分层分析中,女性对PM2.5的更高暴露与更高的CAC得分和阻塞性冠心病风险相关,但与总斑块无关。对于男性而言,更高的CAC得分和斑块负担与更高的PM2.5暴露相关,但与阻塞性冠心病无关。
汉尼曼表示:“我们研究中的大多数患者的暴露水平都低于世界卫生组织所指示的安全暴露限值。”她补充道:“现在我们有数据表明,在这个相对较大的队列中,我们在男性和女性中均观察到了与冠状动脉钙化得分的关联。我们还在相对较低的暴露水平下观察到了这种关联。这一点非常重要,与中国等地区的情况有所不同,那里的患者通常暴露于更高的污染水平。”
她具体指出:“我们研究中的大多数患者的暴露水平都低于世界卫生组织所指示的安全暴露限值,然而我们仍然看到这种关联。”
汉尼曼表示,这些数据为将空气污染与不良心血管结果联系起来提供了更深入的疾病机制见解。“现在我们实际上理解了这种联系——中介作用——在组织层面发生了什么,”她说。“这可能使我们能够考虑对那些暴露水平较高的患者进行更仔细的监测,可能因为他们在户外工作……或者他们当然生活在火灾污染的地方。”